“游戏+”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今年两会期间,数字经济被多次提及。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在《关于推动数字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经济、文化和科技正向价值》的提案中表示,建议推动游戏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视并发挥游戏科技与全球前沿技术共同成长的引领作用。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游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创造了超2500亿元的市场空间,并积累了超过6.5亿的用户规模。如今,游戏技术正辐射应用到其他相关产业,“游戏+”通过数实融合,不断为数字经济释放新动能。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到,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规划》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
作为数字经济的超级试验场,游戏产业也在两会期间被频频提及。其中,郭媛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加强游戏产业顶层设计,促进“游戏+”产业布局。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表示,2022年游戏技术继续创新发展,其外溢效应利好数实融合;“游戏+”模式多向辐射,跨域跨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世纪华通总裁谢斐认为,游戏技术的价值被广泛认可,它对虚拟场景、元宇宙底层技术的贡献以及商业化运营的经验,能够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多、更新的商业化手段并更快落地。
今年两会上,郭媛媛带来《关于推动数字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经济、文化和科技正向价值》的提案。提案中提到,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我国游戏产业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新发展规划,推动游戏产业与全球关键前沿科技共生发展,并通过游戏科技的外溢促进社会实体经济多个领域,带动产业链条融通创新,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项技术有待游戏“孵化”
数实融合是目前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优先布局。此外,上海、成都、昆明等多地均已发布围绕数字经济、元宇宙相关的政策及行动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游戏产业积累了大量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对新技术、新产品敢于尝试的属性,使得游戏成为孕育新数字技术的“试验田”。
“随着玩家对游戏效果的需求逐渐提升,对包括云服务、网络质量、硬件设备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无形中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现在腾讯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可以和游戏相辅相成,网易,相互促进,探索一些新的场景。”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说。
记者注意到,2022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彦雨课题组发布《游戏技术——数实融合进程中的技术新集群》中首次提出了跨领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量化测评方法。经测算,游戏技术对于芯片产业、高速通信网络产业、AR/VR产业分别有着14.9%、46.3%、71.6%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提交了关于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多项建议,并建议进一步推动元宇宙产业生态发展,深化元宇宙行业应用的探索融合。
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向记者表示,VR技术本质上是元宇宙的基础,而这些基础,都有赖于游戏作为“新手村”进行孵化,或者说,游戏的未来形态必然是VR加持的元宇宙生态+云游戏。
《2023游戏趋势报告》中提到,62%受访者认可游戏科技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81%的受访者认同游戏促进了AI技术的发展,另分别有54%、49%、46%与43%的受访者认同游戏对5G、XR、GPU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整体上,63%的行业受访者认可“游戏科技”概念;同时,91.4%的大众调研者认为游戏科技对实体领域有推动作用。
热点新闻排行